养殖 种植 特产 蔬菜 大米 家禽 水果 豆类 水产 茶叶 汽车 农业 酒店 商家 商城 教育 历史 天气 地理 餐饮 海鲜 饮料 能源 环保 公告 正能量 原生态认证
健康 地方 科技 时政 法治 新闻 房产 社会 论坛 常识 扶贫 经济 人物 旅游 酒类 军事 娱乐 生活 文化 星座 商业 粮油 国际 视频 公益 中国梦 原生态百科
种植养殖齐头并进 鲁甸光明村走上“光明路”
中国原生态网www.zhgyst.com讯 按照省委关于坚决打赢新时代第一场硬仗——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工作部署,本报派出记者分赴乌蒙山片区、迪庆藏区、滇西边境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深度贫困县开展蹲点调研采访。通过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多渠道、多角度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良好风貌,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和贫困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新期待新愿望。
初冬时节,尽管已过了花椒的采摘季节,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漫山遍野的花椒林依然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一栋栋特色浓郁的白墙青瓦房,一条条山间水泥路,一盏盏路灯,掩映在青山绿树间。
冬日暖阳里,光明村新街子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龙祥文正在自家的花椒林里为花椒树松土。“以前,采收完花椒,大伙儿都出去打工了。现在,都留在村里精心为花椒树松土、施肥、修枝,提升品质。”他告诉记者。
记者随龙祥文来到他即将建成的新家,他拧开屋外的水龙头,清凌凌的自来水就流进菜盆里。他如数家珍地说起了光明村里近年来的“山乡巨变”: 2015年,从光明村通往鲁甸县城的36公里土石路变为柏油路,单边车程由以前的2个多小时缩短为30多分钟,交通出行快捷又方便;地震后,通过建房补贴、贴息贷款等恢复重建措施,光明村建起了一栋栋崭新、漂亮又实用的抗震安居房……
“按照脱贫摘帽目标,光明村必须在2017年底前脱贫出列。像龙祥文这样的建档立卡户,靠什么来脱贫?”记者问村主任肖慈勤。肖慈勤掰起手指头给龙祥文一家算经济收入账:种植花椒2亩,年收入1万元左右;加入村里的养鸡合作社,目前拥有椒林鸡30只,年收入2400元;加入村里的养牛合作社,在合作社务工每天工资80元……“种植养殖齐头并进,不愁贫困户脱不了贫。”
肖慈勤介绍,光明村2017年预脱贫户177户538人。光明村是鲁甸花椒产业的主产区,2017年光明村花椒种植面积达到11000余亩,干花椒总产量达60万公斤,实现产值4800万余元。花椒已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希望树”。
“光明村除了万亩花椒基地,目前其他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群众增收效果明显。”肖慈勤说,光明村目前有2个花椒林下土鸡养殖基地,现有土鸡存栏11000余只;光明村海拔1700米以上共种植有6000亩核桃,现在都已基本进入初果期。在此基础上,有序组织和输出全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光明村所有贫困人口在2017年底前将能全部按期脱贫出列。
“恢复重建结束之时即是灾区脱贫之日。”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说,3年多来,地震灾区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灾后恢复重建与灾区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确保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目前,龙头山镇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0.3万亩,花椒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产值分别达到9000万元和3亿元,群众有了稳定增收的产业。201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580元。龙头山镇恢复重建已经全面完成,民房、教育、卫生、道路、饮水、电力等生命线工程得以大幅提升,有效确保了龙头山镇建档立卡户3538户11426人有安全住房、子女就学、生病能到医院就医、饮水安全,大大改善了出行难的问题、改善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现状。随着恢复重建的完成也实现了全镇行政村通柏油路,行政村、学校、卫生室通了宽带网络,中小学、卫生院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攻克了贫困户、贫困村退出的难点标准。(谢毅)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刘 芳
正品保障
正品保障,提供发票
急速物流
急速物流,急速送达
无忧售后
7天无理由退换货
特色服务
私人定制家电套餐
帮助中心
您的购物指南
友情链接
副标题
中国产权网 中国职业教育网 中国餐饮管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