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我的订单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原生态公司logo-01.png

商城产品分类
  • 土特产
    贵州土特产
    云南土特产
    东北土特产
    上海土特产
    浙江土特产
    四川土特产
  • 酒类
    茅台
    进口酒
    尧香
    习酒
  • 原生态茶叶
    绿茶
    白茶
    黑茶
    红茶
  • 农产品
    原生态杂粮
    原生态大米
    糯米
    粘米
    食用油
  • 配料
  • 原生态食材
    原生态肉类
    原生态水产
    原生态禽类
    原生态畜牧类
    原生态野味
    原生态蔬菜
    原生态野菜
  • 原生态特色产品
    原生态水果
    原生态蜂蜜
    坚果零食
  • 原生态健康养生
    中药
  • 原生态饮品
    饮料
    原生态矿泉水
  • 原生态艺术品
    中国画
    西方画
    非物质文化品
    其他
服务热线:0851-85759413

农村老人庙会上卖地方特产,6代传下来的手艺,年轻人不愿接班

2019-05-03 19:08来源:佰秀农业浏览数:71158 

农村老人庙会上卖地方特产,6代传下来的手艺,年轻人不愿接班

中国原生态网www.zhgyst.com讯 五一假期,恰逢当地集市逢庙会,平时冷清的街道,顿时变得拥挤起来,做各种生意的小贩,像是过年似的,将入夏的物资,准备的十分齐全,经济实惠是农村庙会小商品的代名词,这也许就是农村庙会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微信截图_20190503190854.png

当然,农村庙会更离不开好吃的,如果把庙会上的小吃去掉,想必热闹的场景就会逊色不少,提到吃的,眼前就来了一位骑着电动三轮车的老者,脸上带着自然的笑意,冲着路旁的摊位吆喝着:“甜马糊咸马糊,喝上一碗不糊涂,生意做得精,账目算得透,一天到晚都有精神头”!

老者的声音,在噪杂的人群里并不洪亮,但他还一遍遍吆喝着,直到一位卖衣服的大姐冲他招了招手,老者赶忙从电动三轮车上下来,麻利地打开了装马糊的桶盖,往碗里舀上几勺嫩白的马糊,而后又舀了两勺黄豆粒,双手捧给买马糊的大姐,并收了3元钱,重新骑上三轮车,又开启了他新一轮的吆喝。


据了解,老者叫蔺金玉,是附近农村人,他家做马糊这种地方特色小吃,到他这一代已经整整六代了。

蔺老爷子笑称,喝稀不吃干,多活几十天,这马糊最养人了,比如甜马虎(其实是原味的),使用小米和黄豆做成的,上面撒些煮好的咸味黄豆粒,吃起来又滑又嫩,吃完一碗,碗底干净得像冲洗过一样。

咸马糊除了主料一样,还加入了花生碎、豆腐碎及粉条青菜等,老远就能闻到香味儿。

微信截图_20190503190902.png

如此美味的地方特色小吃,如今却是不多见了,不知道是做工复杂,还是成本太高,即使在城市里,也没有太多卖马糊的摊位,如今在农村庙会上看到,着实感觉新鲜呢,若不是刚吃罢午饭,是无论如何也要尝上一碗的。

蔺大爷还说,他今年都72岁了,依然还坚持制作马糊,这手艺若是放在以前,农村的年轻人都是争着学,有些聪明的,无论我同意不同意,都是拎着礼物到家去了,不同意就赖着不走。

微信截图_20190503190910.png

他们知道,这是一门长久的手艺,学会了就不会为以后的生活而发愁,所以,那时候拜师学习的人真的很多,我父亲教出来的徒弟,前前后后加起来足有上百位之多。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这门手艺到我这一代,恐怕要失传喽,为啥?俺家儿子倒是会,可就是不干,人家在外地打工,两口子一年挣十几万,收入比这小生意强多了,我都没有理由劝他们回来。

俺家的孙子,除了爱吃我做的马糊,若是让他学习,还是算了,每次让他学一下,不提还好,一提就跑,感觉做我们这行如今很丢人似的,小兔崽子,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卖了一阵子马糊,蔺大爷又重新往前走,继续着他的吆喝,虽然岁数大了,不过他还是蛮爱动脑筋的,庙会上那些摊贩,一般顾不得去饭店吃饭,这时候他把美味的马糊送到门前,还别说,生意还真的很火爆,况且,大碗的三元,小碗两元,价格是真心不贵。

对于马糊,你了解多少呢?对于这种小吃名字的由来,有了解的朋友吗?欢迎大家积极分享。

正品保障

正品保障,提供发票

急速物流

急速物流,急速送达

无忧售后

7天无理由退换货

特色服务

私人定制家电套餐

帮助中心

您的购物指南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0851-85666757
会员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