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是城市安全和发展的保障。”
——宋昱
金华燕尾洲公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江、义乌江与武义江三江交汇处,是一个与洪水为友的生态防洪公园。是考虑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满足城市景观、生态、防洪等方面需求进行的设计。
公园最大的亮点就是景观步行桥。桥连接着义乌江、武义江两岸,南起亚峰路,北至婺州公园,南北全长764米,全线长1200米,连接起了婺州公园等六个公园。
开园后可以说是万人空巷,游人如织。2015年,燕尾洲公园获得了世界建筑节最佳景观奖。

城市新名片
“金华燕尾洲公园正好是在三江交汇处,像一条燕尾巴一样,拖着长长的一条,江滩的一块湿地。”
金华受强烈的海洋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旱、雨季分明,雨季常受洪水之扰。设计师用“与洪水为友”的理念,将燕尾洲打造成,方便市民休憩的公共空间 ,而且还具有防洪、生态修复的功能。
“金华燕尾洲公园一建完,大家首先就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公园。建完的头一个月,每天大概有六万居民到这个公园里面游赏、跑步、健身。建成了四年,目前已经成为当地的非常新的一张名片。”
彩虹桥
“在这个公园里面有一条彩色的飘带,是一座步行桥,它连通了江的北边,连通了洲头的湿地公园,三江六岸就通过这座桥的流线型步线,很好地串联起来。”

这座景观步行桥是燕尾洲公园最大的两点。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金华当地民俗文化中的板凳龙,造型采用流线型,色彩以红黄两色为主,凸显了金华的地方特色。
彩虹桥的造型和色彩,都来源于当地的一种民俗活动——板凳龙。这是金华当地特有的春节龙舞,每家每户搬出自己的板凳,联接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龙,敲锣打鼓蜿蜒在田埂上,全村老少喜气洋洋地跟在其后。“板凳龙”不仅仅是一种狂欢的舞蹈,更是社区和家族的纽带。
“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彩虹桥整个造型,都是像舞龙灯一样,是曲线的。它的色彩,也是跟灯笼的色彩是一样的,是红色和黄色的渐变。”
这座步行桥让当地的老百姓游玩和出行非常方便,也拉动了城市的发展。它的建成大大缩短了城南、城北的步行交通距离,并将两岸绿廊和多个公园串联成为一体。

生态防洪
设计师一方面通过增加河道的行洪断面,减缓水流速度,一方面,在河岸和湿地场内,利用水弹性的设计手段,构建生态防洪体系。
“在我们后面,经常被洪水淹没的洲头的这片湿地当中,把它归还于自然,减少人的进入,留给洪水可以淹没,留给鸟类,留给生态的自然。城市当中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些留白,让洪水,让生物能够共融共生。这是一种绿色的理念。”

每年公园都会迎来洪水。在设计上,设计师采用弹性的策略,认为洪水和城市的关系,应该是进和退的关系。
“原来它可能,比如说只有这样的一个河断面,那么我们把它往后退了,变成这种台阶式的防洪堤之后,加大了洪水在河里容纳的容量。洪水涨上来之后,它就有更多的空间,这是一个大海绵的概念。”

绿地也被设计成了下凹的绿地,在暴雨到来的时候,能够让雨水在公园里下渗,这是公园内部小的海绵。
这样的设计,能够尽量减少洪水和雨水对城市的威胁和压力。设计师认为,如果以后的绿地和地块,都能够落实绿色的设计理念,相信很多城市和水的矛盾冲突都会化解。
项目名称:金华燕尾洲公园
设计师:宋昱
项目地点:浙江省金华市
规 模:26公顷
设计时间:2010年8月—2013年10月
建成时间:2014年5月
来源:凤凰卫视
编辑:杜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