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 种植 特产 蔬菜 大米 家禽 水果 豆类 水产 茶叶 汽车 农业 酒店 商家 商城 教育 历史 天气 地理 餐饮 海鲜 饮料 能源 环保 公告 正能量 原生态认证
健康 地方 科技 时政 法治 新闻 房产 社会 论坛 常识 扶贫 经济 人物 旅游 酒类 军事 娱乐 生活 文化 星座 商业 粮油 国际 视频 公益 中国梦 原生态百科
黄德宽:“国学热”须去“功利化”
中国原生态网www.zhgyst.com讯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根基。日前,以“弘扬传统文化与发展中文学科”为主题的全国重点大学中文学科发展论坛在安徽大学举办。来自祖国大陆和台湾、澳门的大学、研究机构的相关专家围绕“中文学科建设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中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出席该论坛的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近日作客《新华访谈》,畅谈“如何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 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新华访谈]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您认为弘扬社会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黄德宽: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是当代的使命,也是当代的要求。但弘扬什么,传承什么?怎么把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结合起来,这是历史给当代中国提出的新课题。
传统文化在培育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一些内容是可以直接借鉴过来的,比如那些曾深刻影响中国人基本价值理念的内容。
[新华访谈] 请您谈谈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以及怎么看待社会上的“国学热”?
黄德宽: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涉及到文化立场的问题。讲文化的清醒、文化的自觉,就必须有一个立场问题。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有一个结合本土文化进行调整、转换和融合的过程。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不能失去自我的文化立场,更不能轻易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
要重视国学,但要防止出现对传统文化的盲目尊崇,对待文化交流应持开放心态,不能封闭。现在国学热是大众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热爱。但有一种倾向值得重视,就是打着国学旗号,行功利主义目的。绝不能带着功利化的、庸俗化的目的,以所谓的国学赚钱牟利。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比如像考古发现的遗址遗迹、博物馆中收藏的文物、典籍里的文字记载。还有一些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习俗、制度体系中的。在传承传统文化时,要让文物、古籍上的文字活起来,首先就是要尊敬它、尊重它。其次传统文化要与现实联系起来。“活起来”就是让那些文物、文化遗产、典籍文字与人民之间建立密切联系。这就需要学者站在当代的立场上,与当代社会,与当代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阐释好、传播好传统文化。
[新华访谈]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于大学生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您是怎么评价的呢?
黄德宽:从目前情况来看,当代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所知甚少,更缺乏判断能力。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所占比例非常有限,语文虽然是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最好、最重要的一门课,但是这门课的教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现在学生喜欢语文的很少。尽管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语文还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另外,语文教材的内容选编和教法也有不少问题,一些经典美文,在不恰当的教授方法下,变得很枯燥、很无味、很功利。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母语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根本。可是,现在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对母语教育是比较忽视的。由于长期积累,当学生走进大学之后,甚至是大学毕业后,传统文化素养欠缺就表现得很突出。大学要重视为传统文化教育补课和担责,中文学科除了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以外,还要面向全校多做一些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特别是要重视培养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让大学生走向社会或者将来从事教育工作时,成为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播者,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做出贡献。
来源:新华网
编辑:黎 情
正品保障
正品保障,提供发票
急速物流
急速物流,急速送达
无忧售后
7天无理由退换货
特色服务
私人定制家电套餐
帮助中心
您的购物指南
友情链接
副标题
中国产权网 中国职业教育网 中国餐饮管理网